<$BlogRSDUrl$>

Monday, April 27, 2009

Oh Jeez, let's see what the PBOC is saying....

According to PBOC internal report, the 4.58 trillion went mainly to construction and, surprise!, to SOEs in the electricity equipment, coal, concrete, non-ferrious and machinery sectors. Folks, these are the sectors that will see prolonged over-capacity!


4万亿信贷加剧产能过剩担忧 可能无法达到初衷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4-27 08:43:26  作者:

  

  央行信贷分析报告引发争议,有学者建议不宜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信贷洪闸一季度大开,达到4.58万亿!这些钱到底流向何处?有媒体报道,央行上周出台一份报告,称第一季度信贷资金在第一、二、三大产业上分布比较合理,并得出中国经济形势比较乐观的结论,但央行的观点并未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同。部分学者和机构担心加剧过剩产能,建议不宜急于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4.58万亿投向哪儿去了?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做出一份详细的一季度信贷分析报告,报告对第一季度信贷资金流入的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规模做出分析,之后央行认为第一季度信贷资金在第一、二、三大产业上分布比较合理,所谓合理是一种比较均匀的资金分配模式。

  但央行所认为的信贷结构合理的报告引来了不同的声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猜测,根据之前他已经从央行那边获取的一些信息,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获得的贷款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就已经让祝宝良感到十分奇怪。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 28.8%。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下面分别简称为一产、二产、三产)投资分别为332亿元、10180亿元和13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5.0%、26.8%和29.1%。

  “本来4万亿投资计划应该集中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在内产业,这些投资方向多属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祝宝良说,“三产、一产投得快,大家可以理解,因为一产农业基数低,三产包括医疗保险等在内,所以85.0%、29.1%增长率并不是说很快,但我不明白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速度增长为什么那么快。”

  国金证券最近对上市公司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贷款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和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如房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等,而这些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贷款流向投资周期偏长的中上游企业,这些行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资金流入对这些企业有一定支撑。”国金证券王晓辉给出结论。

  4万亿可能无法达到初衷

  祝宝良认为, 如果二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元器件、服装、造纸等下游产业,由于这些产业民营企业居多,这可能意味着民间企业真的开始增加,这是真实的经济恢复状况。但是,如果二产投资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等这些政府主导的垄断性行业,那么政府4万亿计划可能无法达到计划初衷,因为这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那么这就预示着产能过剩的调整没有结束。

  “今年前三个月过高的信贷投放已经加剧经济失衡的风险。”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首先,信贷刺激会导致资金无法有效被利用。“第一季度的信贷不大可能全部都流到实体经济之中,即使流到实体经济也是流到国有企业,可能很多企业把这个钱都用在圈地或搞房地产,而真正需要资金、用于技术升级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无法得到现金。”

  其次,当前的资金流向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过剩产能。由于政府刺激经济,有一些企业可能因此误判,从而增加投资,采取积极进取的经营措施。但经济并没有复苏,一旦经济再次进入调整,这批企业可能就要死掉了。这些情况在国有企业身上可能更加明显。

  因此,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建议,未来一个季度不要着急推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等待4万亿投资计划落实情况,观测出现的新变化。祝宝良他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落实。“去年实际投下去是1040亿,今年剩下3个季度每个季度还有2000多个亿,未来三个季度投资肯定比前期要稍微快一点。”

  本报记者黄应来

Comments:
Given that China’s GDP/capita is so low versus the developed world levels, doesn’t maintaining overcapacity in and giving growth subsidies to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their productivity growth make sense?

If you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upfront, doesn’t a system that favors growth, primarily, and education, secondarily, make sense over concern for the elderly?

From purely a GDP/capita and employment and income growth perspective, whose stimulus do you think will create a larger effect, China or the US?

Won’t the similarly-sized stimulus program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have even more waste in them or less of an impact on future growth?
 
Post a Comment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